迎春舞蹈 - 快乐学舞从此开始!

吾心舞魂

信息来源 : 双鸭山新闻网 2009年1月   作者 :
分享到:

       张晓莹身在北京。

 

      “岁月如歌,人生如舞,在飞扬的舞步中寻找生命的永恒!”她QQ中的个人说明。

 

      她如此诠释:自我生下来就与舞蹈有缘,小时每每在文化课堂上,我都会不知不觉地动作,在父母呵护下走进了舞蹈艺术殿堂,舞动我的梦想,舞动我的激情,舞动我的生活。在舞动的世界中,我感到生活的快乐、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看她的文字在眼前跃动,不禁念及了曾多次欣赏她的舞蹈以及她的学生们在灯光和音乐的闪烁起伏中精灵一般的带给你的朝气与活力。
舒臂旋转,美目流光,她的曼妙迎面而来……

 

      舒展、奔放、轻灵,富有张力的身躯伴随醇厚轻快的曲调,时而低抑、时而轻柔、时而激越……

 

      沉醉、选择、抚慰、失落、新的开始……翩然起舞的舞者若一朵朵清美的花,四溢芬芳。

 

      你看得到她每一个舞步,看得清她每一个眼神,看着她,你忘了这是一场演出,忘了自己是旁观者,她带着你来到舞中。柔和的光影之下,美丽的肢体诠释着对梦、对爱、对生活的理解。

 

      她用心来跳每一支曲子,她用心来编每一支舞蹈,她用心触碰每一丝细腻的想象……舞蹈世界中,她高瞰、低俯,云流过头上,路就在脚下,一片天空一片大地,她便觉得很幸福……

 

      画面叠来,这,于我而说,似乎一个个梦境,也明了,这,也是生活本身。

 

      言谈一路,舞蹈一路,虚实交错……梦的美丽,是不是每一女子都经历着自己的梦境和现实……

 

    “舞动,是视觉的艺术,但真正的意蕴在于人的肢体展示了人的心灵。”

 

      宛尔。

 

      舞蹈也是一种语言,对于一个舞者来说,这是最能够使自己酣畅地表达对生命感悟的一种语言。
 

      十三岁,家居伊春的张晓莹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双鸭山分校舞蹈班。在校五年,她沉浸于舞蹈世界,心无旁骛,脱颖而出。频繁出演,行家指教,观众点评,使得她更快更好地成熟、成长。1992年,她留校。
 

      1996年,她被选派到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研修编导专业。因之勤奋聪颖,深得老师喜爱。学习期间,她为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春节文艺晚会创作《中国大地》、《金色的田野》等舞蹈,好评声声。毕业时,杭州一家艺术学校以高薪和解决住房的优厚条件聘请她。

   

      在大家艳羡的目光话语中,张晓莹也为此难眠:如此优厚的待遇,非在家乡可比啊。
 

      抉择时刻,她的眼前是一幅幅画面:领导送行时的语重心长;学生盼归的明亮眼睛;生活了10年的双鸭山那片黑色沃土……
 

      “回家!我的家在双鸭山,我的爱在双鸭山,我恋着双鸭山的这一方水土!”这爱,从那时那刻直至她站在中央电视台的领奖台上,直至今时今日。
 

      “我热爱我的家乡双鸭山,热爱家乡的黑土地上的舞蹈文化。夺得金牌不是我最终的目的,参赛是为了唤起人们对黑土地文化的记忆和热爱,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到弘扬民族舞蹈事业中来。我会继续努力去寻找黑土地上的美丽,用我的心,用我的爱,去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
 

      说得好。做得更好!
 

      汲取众家之长,融入自己的创作设想,张晓莹的艺术造诣飞速提高。
 

      挖掘、整理、演绎、弘扬、创作黑龙江少数民族舞蹈,呕心沥血,倾力而为。
 

      为一个舞蹈动作,她多次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虚心请教,细心揣摩。
 

      为一个传说,她不惜重金,不怕麻烦,到民间寻线搜索。
 

      为舞蹈艺术需要,她请到老艺术家拜师学艺。三个星期,没睡一个囫囵觉,没吃一顿像样饭,体重骤减十余斤。
 

      2004年,张晓莹制作第一个全国参赛的舞蹈《渔船、渔叉、小渔娃》。整整5天,十几本乐曲反复听。制作音乐结构,她一小节、一小节地剪接。一天只睡5个小时,只吃一顿饭。5天,音乐制作完成,她晕了过去……
 

      付出,必有所得。《渔船、渔叉、小渔娃》在全国参赛一举夺金。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在作品点评时说:“《渔船、渔叉、小渔娃》,音乐很有特点,舞蹈编排洗练、干净、不拖沓,有生活、有劳动。”
 

      夜阑人静,她伏案勾勒图案、编写舞蹈脚本,进行舞蹈设计。激情迸发,她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跋涉的路途上,她付出许多,也多有收获。

 

      她创作的一百多部舞蹈,在各种大型演唱会、春节晚会、联欢会上亮相。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舞蹈大赛中展演。2002年,《骏马迎春》联欢晚会创作演出,受到省文化厅好评。2004年12月,为黑龙江省电视台少儿频道文艺晚会创作短剧《小天鹅伴我成长》得到省电视台同行的赞誉。
 

      张晓莹创作的舞蹈《红旗颂》、《满江红》、《草原小牧民》等13部作品在黑龙江省各大舞蹈比赛中获创作金奖。《康定情歌》、《雪山卓玛》、《乡村喜事》等20部舞蹈获创作银奖。其中《渔船、渔叉、小渔娃》在第五届全国少儿电视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舞蹈《兴安岭上的鄂伦春》在第六届全国少儿电视艺术大赛再获得金奖、最佳创作奖、优秀舞蹈教师奖。同年,该作品参加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第三届“小荷风采”少儿舞蹈进京展演活动,获得中国文联与中国舞蹈协会颁发的“小荷风采”金奖。2006年,参加全国第七届少儿电视艺术大赛的赫哲族舞蹈《渔家欢歌》以全新的阵容、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视听效果,在中国黄河电视台与全国观众见面,力夺最佳表演金奖,创作银奖。2007年,《渔家欢歌》赴香港演出、《单鼓祈福》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CCTV校园文化周校园舞蹈决赛获得金奖。
 

      张晓莹也成为我市文艺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教授,并被推举为双鸭山市舞蹈家协会主席。
 

      “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舞蹈的语汇更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表现时代的特色,舞蹈创作只有不断吸纳新的东西,艺术生命才会延续下去。”
 

      十几年来,张晓莹每年都自费到外省市和首都北京学习、进修。看到有关于舞蹈的书籍,哪怕里面只有几句话于她有用,她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一套近千元的书,她也不犹豫:不仅仅我自己需要,我的学生也需要!
 

      执教十五年,她培养千名舞蹈特长生。5人考入北京舞蹈学校,3人考入中央民族大学,3人考入北京国际艺术学校……500多名学生通过了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全国舞蹈晋级考试。其中,荣获全国舞蹈第十三级的学生达到50人,中国舞高级考生名次排在黑龙江省各地市舞蹈考级首位。
 

      “学生是我点燃的灯,他们闪亮夺目就是我幸福所在!”
 

      QQ里,我疑问她的善谈,却不曾听过她的声音,她打字:我的声音很沙哑,因为课讲得多了。我的善谈只限于谈舞蹈,谈创作,谈我的可爱优秀的学生,其他方面我几乎是无语……
 

      朋友们说她是一只不知疲倦的骆驼,在舞蹈世界里跋涉。她说她也有觉得累的时候:我一直努力地做着,路还很长,人也疲惫,但前景光明,我坚信。
 

      “累了,就歇歇吧。舞蹈,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
 

      “舞蹈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多年的工作状态形成了我的生活方式。即便离开,不久就会快速地继续寻找舞蹈的踪迹。”她说:“舞蹈的魅力吸引着我,舞蹈的天空很辽阔,我要在这片天空中寻找更加美妙的舞韵。”
 

      今天,在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学习的张晓莹,每天有6个小时的学习,内容为中国古典舞、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考级教程创编等。课下,她依然的不让自己停下来:量很大,需要消化,也觉辛苦,但很充实。
 

     “看见的是肢体的动人韵律,听见的却是灵魂的声音。” 张晓莹喜欢这句话,她说,无论是看是听,艺术就是有这样的美丽触及你的内心世界,让你的心灵深处有着某种震撼,然后就可以悄悄放飞自己的思想,那是一种莫名的快乐。
 

      她要很好地把现阶段的学习完成,然后着手创作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之后去自己最向往的地方——新疆——休假。“那里的人能歌善舞,文化氛围浓郁,还有葡萄吃啊。”她说。
 

      看着她的话语,仿佛又看到了舞蹈的她,眼波闪亮、腰身灵动,从足下、指间至每一个眼神流淌的全是于和畅风中飞翔在云朵间的惬意。台下屏息,台上忘我,动静之间,生命的奇妙和神圣,以一种直观而另类的方式倾泄、呈现……
 

      “霓裳一曲千歌过,舞尽不知人世换”,舞蹈之深远、迷人的魅力慢慢地、久久地向着靠近她的人儿浸润……尘世之间这般的自由、悠远、欢畅,令人心向往。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